跳到主要內容

聽聽自然米的聲音~



阮用謙虛的心種出來的米/食著特別khiū 身又閣甘甜/因為這是對有愛心的土地生產出來的/毋若予咱的腹肚感覺飽滇/嘛予咱看會著一幅美麗的未來風景

台語詩〈咱的明仔載〉選段 - 蔡秀菊/作、張復聚/修訂

~~~~~~~~~~~~~~~~~~~~~~

2月22日「聽聽自然米的聲音」,這一次活動,饗響文教協會邀請了想想明天工作坊的林慧昭與王秀瑛老師,與我們分享他們在退休後,與朋友們耕作經營自然田的理念與故事。

秀瑛老師~

慧昭老師~



想想明天工作坊自然田緣起--「這包米,你們就拿去種吧!」
 
慧昭老師與秀瑛老師原先都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育基金會(http://www.huf.org.tw/)的會員,並與基金會中的同好共同組成一個月聚會一次的讀書會,閱讀討論各式各樣關於生活環保、綠色消費、安全飲食等的書籍。

在一次的讀書會中,他們讀到了山本良一的著作《60億人的幸福互助會--改變世界的用錢方法》(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71143),山本良一是日本非營利組織"Think the Earth"(想想地球小組)的成員,"Think the Earth"的組織宗旨是希望讓「60億人多想想地球,世界更美好」,期盼「經濟與生態共存」。而這本書就是在告訴社會大眾,人們如何可以從簡單的消費行動改變世界,30元可以讓一個緬甸孩童接種小兒麻痺疫苗、75元可以買一塊公平貿易巧克力……每個人的每回消費、每個選擇,都會是改變自己、改變社會、改變地球與自然持續被消耗的一個契機。

在讀完了這本書後,慧昭老師、秀瑛老師與讀書會的夥伴們開始思考,自己有可能為地球的明天做些什麼呢?於是台灣版的「想想明天」團隊就此成立,他們期盼為了明天的永續,從己身做起,投入與號召出更多對環境生態友善的行動與關懷。

不過,對於環境生態友善的行動可以有很多,到底該怎麼切入呢?或許是源於讀書會的性格吧,想想明天工作坊依然邀請了不少的朋友到工作坊分享、討論,也是在這樣的機緣下,想想明天邀請了嘉義洪雅書房從事自然農法多年的余國信老師來到工作坊分享,沒想到講座結束後,國信老師直接拿出了一包米,說:「這包米,你們就拿去播(種)吧!」

就這樣,想想明天工作坊在這種有一點「趕鴨子上架」的情形下,開始自然田的耕作。





自然田的故事
 
「大地優先,行動爭先,工作搶先,知命樂天。」是想想明天工作坊的理念,既然是「大地優先」,當然要使用對於土地友善的農法。

以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秀明自然農法來說,重點有三:(一)以無農藥、無肥料的方式栽培;(二)以自家採種為原則,而且認為當地風土取得的種子最能適應當地生長;(三)講求連作,認為連作越久,土地越適合該作物生長。

不過秀明自然農法的種植十分需要人工,對過去從來沒有農作經驗的想想明天工作坊成員來說有點太多進階了。於是這群自認自己「什麼都不會,乾脆就什麼都不放」的想想明天成員們,便決定順其「自然」,並提出想想明天工作坊自然田所依循的「三不」原則,也就是不追求產量、不施肥、不灑藥。

在實作上,不像秀明自然農法從育苗、插秧較需要人工和成熟的農作經驗;想想明天選擇依循目前的能力,在插秧、收割的部分仍是由機器處理,但在插秧後、收割前期間的抓螺、補秧、除草則在「三不」的原則下由想想明天的夥伴共同執行。不用肥料、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除了是學理的支持,更是一份對土地的愛心,對自然的順服。不強求土地,而是在自然的給予中學會樂天知命,這是人與土地的重新對話,也是人與環境走向雙贏的契機。

自然田開展出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國小校長走過了自然田,決定帶孩子們一齊來感受土地。因為經營自然田,秀瑛老師認識了跑水節等自己從未注意到的鄉土。而一個一個朋友的參與、加入,牽引出了更多土地的緣分,如今,在社頭、彰化、虎尾、后里、清水、名間、外埔、潭子、豐原、竹山、埤頭,都有想想明天的自然田夥伴。




穀友與農友--相招作伙種好米、吃好米
 
想想明天工作坊對於從自然田而起的實踐有五個方向的期待,期待大地的生態能恢復自然功能,期待農民能遠離毒害且有合理的收入,期待共同參與的實作者能親身體驗農務並學會愛物惜福,期待消費者都能享有安全的米食,還期待願意為社會、自然大地投資的人們,能夠有另一種創造社會效益的投資管道可以選擇。

也因此想想明天工作坊不只是單純的種米、賣米、吃米,還施行了穀友與農友兩種制度,讓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執行、參與這個「改變明天」的過程。

何謂穀友?只要來過自然田協助耕種的人就是穀友。自然田除了種植外更有教育的功能,除了由慧昭老師或秀瑛老師等退休人士組成的「平日班」,還有只能在閒暇時間來體驗農務的親子「假日班」,眾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來田間勞動,而勞動的時間變成為「穀利分配」的依據。

而除了穀友機制外,也有些參與想想明天自然田耕作的農友的生活經濟是較倚賴於農作生產的,他們的自然田沒有開放那麼多「穀友」的參與,生產出來的稻米主要以販賣為主,但他們同樣參與想想明天工作坊的公基金制度、知識分享,一起學習、實踐對土地友善的工作方式。

透過穀友模式,人們用自己的身體認識土地。而農友模式產出更多會對外銷售的自然米,這樣以友善方式種植出來的自然米被認為滋味香甜、充滿能量,其創造的好口碑更讓人深刻明白,友善的方式對作物、對吃下這些充滿能量的米飯的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相較於許多人印象中,「有機」、「無毒」、「友善」的認證需要面對十分嚴苛的考驗,例如多年的休耕恢復地力等,令人光聽就卻步,生活上也不太可能允許用這麼長的時間面對轉型帶來的壓力,想想明天期望能讓想參與此種自然農法模式的農友們感受到「想作,就從現在改變」。

當然,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條件,想想明天的自然田也需要作事先的環境、水土評估,定期的記錄等。不過想想明天與組織固有參與者、消費者已經建立起的信任關係,還是讓新進或想轉型的農友們在選擇自然農法時,在銷售上的壓力有所減輕。




台灣各地的自然田故事

在這一次的分享中,慧昭老師與秀瑛老師為我們帶來了想想明天工作坊自然田的故事,但在台灣各地,這樣為了推廣環境教育、為了重新建立起人與土地間友善關係而誕生的「自然田」與經營模式還有很多,例如宜蘭的穀東俱樂部和有田有米、彰化溪州的尚水米……希望這一次的講座,除了讓大家更了解想想明天工作坊的故事外,也能持續的挖掘、看見台灣土地上,更多更多為了重建人與土地間友善關係的人們。

下一次,也來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吧 : )